![]() |
电话:021-63290310 手机:13818794187联系我们 |
![]() 上海立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
地址:上海市西藏中路18号 电话:021-63290310 021-63290320 传真:021-360.60360 网址:www.shanghailvyou.cn 联系人:戴先生 手机: 13818794187 137-0180-5431 网址:http://www.shanghailvyou.cn ![]() |
携手叫车软件 上海顺势而为
上海市“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”正式上线运营。这一运营平台备受关注,因为该平台是上海市交通委约谈滴滴、快的等市场化叫车软件并与其合作的成果。平台具体的运作方式是,管理部门将所掌握的行业从业人员和车辆信息、出租汽车企业实时动态营运信息、滴滴打车的服务信息结合在同一平台,实现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。
按照最“纯粹”的市场力量信奉者的观点,理想的改革或不应如此,而是充分竞争,优胜劣汰。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评论:政府其实并不需要在这方面有什么“改革”,他们只要在一旁做好守规矩的裁判就成了。但在中国,现实的改革路径与理想的改革路径极少重合。利益在其中起到了最大的作用。比如说,有网上评论宣称的管理部门与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千丝万缕的关系,再如,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利益―尤其是那些因为成见或教育背景、年龄,不愿、不会使用叫车软件的出租车司机。UBER这种专车服务软件,对他们的利益冲击就更大了。
任何改革都不能无视既得利益群体的存在,因为改革本身就必然形成利益所得的调整,无论改革本身受何驱动:市场压力、科技进步,固然重要。关键是政府管理部门在此过程中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。
19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,多数是在存量基础上的改革。那些成功的改革措施,一定最大程度考虑到既得利益群体的接受程度。
上海交通委对滴滴和快的在电调平台合作,想必是意图继续通过这条成功路径,减少对抗,降低社会成本。毫无疑问,行业管理部门考虑的,不仅仅是一个新型业态的推进成长,也不一定是外界揣测中的部门利益,更多的,也许是官方话语常用的“社会效益”。
这不是一个短期效率最大化的路径,甚至不大可能是一个能长期存活下去的平台,但确实能通过降低变化的剧烈程度,减缓对传统行业人员的冲击。管理部门也小心翼翼,避免让自己瓜田李下,同时采取措施,使之前拿来批评民营叫车软件的问题,比如安全性、拒载、“招手不停”……得到切实修复。
接下来是考验管理能力的时候了。既然管理部门选择了介入的形式来避免太惨烈的竞争,就必须找到妥帖方案,使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尽可能抓住互联网后面的“+”,尽快自我改造融入新的业态中去。
很多人会认为快的和滴滴接受“招安”是城下之盟,是委曲求全。不完全是这样。归顺一个平台,对两大公司的业务自主其实未必有那么大影响。而且,上海交通委对两公司的橄榄枝早在去年就伸出去,手都酸了,两公司为什么现在才忽然动心?看看同时透露的一些信息就明白了:“滴滴快的还与上海监管部门探讨专车合法化运营机制”。
尽管还需要交通部作出原则性判定,但专车业务、快车业务迅猛发展,未来一线城市各自政策至关重要。“招安”或许有些委屈,但如此,两家公司才有机会在专车、快车领域狠狠打出一“拳”。有互联网基因的滴滴快的,不会算错这个大账的。
![]() |
友情链接:气功网